Monday, December 24, 2012

看劇心飄飛


  朋友介紹我從網路觀看台灣的連續劇-「歌謠風華-初聲」,那是描述台灣音樂家鄧雨賢的生平故事,才看了兩集就百感交集,思緒隨著影像飄飛到那遙遠的時代。
  鄧雨賢(1906 – 1944)是 1930 年代台灣流行歌謠的作曲家。他所創作的「四季謠」(李臨秋作詞)、「月夜愁」(周添旺作詞)、「望春風」(李臨秋作詞)「雨夜花」(周添旺作詞),(現代合稱「四月望」),流行了七十多年,至今仍句句扣人心弦。一九三零初鄧雨賢甫自日本學音樂回台,當時台灣本土歌謠尚未蓬勃發展,他雖有滿腹才華,卻只能屈於台中法院當翻譯官。後來因為電影宣傳曲「桃花泣血記」紅遍大街小巷,始打開台灣本土歌曲唱片業的作曲風潮。鄧雨賢於一九三三年受「文聲唱片」委託,創作了「大稻埕進行曲」,描述花都台北的摩登時代,得到了肯定。「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為了發展台灣歌謠,特別專約他寫歌創作,鄧雨賢成了台灣流行歌曲創作的第一人。也在那時他認識了流行歌曲演唱者純純。後來因二次大戰爆發,他的台灣歌謠被日本軍政府拿去填詞改成戰爭頌歌,在戰爭壓迫下違背良心作曲,鄧雨賢苦悶至極,以致抑鬱而終,才得年三十九歲。
 鄧雨賢生活的年代剛好和我的阿公阿嬤同一時代,我一邊看電視劇,一邊想起從未謀面的外嬤李清磬女士 (1907 – 1941)嬤出生於彰化世家,淡水女學校畢業後到東京唸書,那個時代女性到東京進修是極少數且很了不起的。在東京阿與阿嬤相識,他們是日本領台後受完整新式教育的知識份子的一代,同時也一起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三零年代是他們生命的高峰期,媽媽、舅舅都是那時期出生的。不知阿阿嬤有否購買過古倫美亞公司的黑膠唱片?不知阿阿嬤是否喜歡鄧雨賢的歌曲?阿嬤在戰爭時期因醫藥缺乏而早逝,鄧雨賢也是在戰爭後期英年早逝。阿公在我小學六年級時過世,我無緣請教他三零年代的歷史人文,如今只有從電視劇中去想像推測。
  台灣戰後受國民黨高壓統治,不僅無言論自由亦無正確的歷史教育,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有許多對台灣史仍不甚了解,連最近一百年的日治時期的真相,都缺乏認識。曾經有位外省朋友以輕蔑的口吻對我說,你們同鄉會是不是都只在唱什麼雨夜花那種歌曲。解嚴之前,台灣的電視完全沒有以土地、人民及家園為主的節目,如今戰後近七十年,才稍稍看到有新一代的年輕人對自已的歷史、土地、人民有用心去認識。這遲來的耕耘、慢開的花朵,欲試圖將台灣的歷史人文以原貌呈現在影劇的創作藝術上,值得我們的肯定與鼓勵。希望台灣的影視創作的編劇、導演、演員再接再厲,努力耕耘,提高台灣電視劇的品質,別老是讓日劇韓劇給比了下去。台灣的歷史背景特殊而且崎嶇,有許多可取材的真實故事,如蔡惠如、楊肇嘉等人的事蹟,如果有一天能看到林獻堂的故事全貌,那台灣才有無恐懼的自由。
  這篇看劇雜記說感想不夠詳細,說懷念沒感情,說歷史沒深度,還要批判國民黨,還要期待台灣電視劇,心思很飄飛,希望大家來回顧歷史,述說往事,讓台灣人有共同的回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