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4, 2012

看劇心飄飛


  朋友介紹我從網路觀看台灣的連續劇-「歌謠風華-初聲」,那是描述台灣音樂家鄧雨賢的生平故事,才看了兩集就百感交集,思緒隨著影像飄飛到那遙遠的時代。
  鄧雨賢(1906 – 1944)是 1930 年代台灣流行歌謠的作曲家。他所創作的「四季謠」(李臨秋作詞)、「月夜愁」(周添旺作詞)、「望春風」(李臨秋作詞)「雨夜花」(周添旺作詞),(現代合稱「四月望」),流行了七十多年,至今仍句句扣人心弦。一九三零初鄧雨賢甫自日本學音樂回台,當時台灣本土歌謠尚未蓬勃發展,他雖有滿腹才華,卻只能屈於台中法院當翻譯官。後來因為電影宣傳曲「桃花泣血記」紅遍大街小巷,始打開台灣本土歌曲唱片業的作曲風潮。鄧雨賢於一九三三年受「文聲唱片」委託,創作了「大稻埕進行曲」,描述花都台北的摩登時代,得到了肯定。「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為了發展台灣歌謠,特別專約他寫歌創作,鄧雨賢成了台灣流行歌曲創作的第一人。也在那時他認識了流行歌曲演唱者純純。後來因二次大戰爆發,他的台灣歌謠被日本軍政府拿去填詞改成戰爭頌歌,在戰爭壓迫下違背良心作曲,鄧雨賢苦悶至極,以致抑鬱而終,才得年三十九歲。
 鄧雨賢生活的年代剛好和我的阿公阿嬤同一時代,我一邊看電視劇,一邊想起從未謀面的外嬤李清磬女士 (1907 – 1941)嬤出生於彰化世家,淡水女學校畢業後到東京唸書,那個時代女性到東京進修是極少數且很了不起的。在東京阿與阿嬤相識,他們是日本領台後受完整新式教育的知識份子的一代,同時也一起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三零年代是他們生命的高峰期,媽媽、舅舅都是那時期出生的。不知阿阿嬤有否購買過古倫美亞公司的黑膠唱片?不知阿阿嬤是否喜歡鄧雨賢的歌曲?阿嬤在戰爭時期因醫藥缺乏而早逝,鄧雨賢也是在戰爭後期英年早逝。阿公在我小學六年級時過世,我無緣請教他三零年代的歷史人文,如今只有從電視劇中去想像推測。
  台灣戰後受國民黨高壓統治,不僅無言論自由亦無正確的歷史教育,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有許多對台灣史仍不甚了解,連最近一百年的日治時期的真相,都缺乏認識。曾經有位外省朋友以輕蔑的口吻對我說,你們同鄉會是不是都只在唱什麼雨夜花那種歌曲。解嚴之前,台灣的電視完全沒有以土地、人民及家園為主的節目,如今戰後近七十年,才稍稍看到有新一代的年輕人對自已的歷史、土地、人民有用心去認識。這遲來的耕耘、慢開的花朵,欲試圖將台灣的歷史人文以原貌呈現在影劇的創作藝術上,值得我們的肯定與鼓勵。希望台灣的影視創作的編劇、導演、演員再接再厲,努力耕耘,提高台灣電視劇的品質,別老是讓日劇韓劇給比了下去。台灣的歷史背景特殊而且崎嶇,有許多可取材的真實故事,如蔡惠如、楊肇嘉等人的事蹟,如果有一天能看到林獻堂的故事全貌,那台灣才有無恐懼的自由。
  這篇看劇雜記說感想不夠詳細,說懷念沒感情,說歷史沒深度,還要批判國民黨,還要期待台灣電視劇,心思很飄飛,希望大家來回顧歷史,述說往事,讓台灣人有共同的回憶。

捕風捉影 - 憨人上諫言


  老總一向是心平氣和、通情達理的人,一向有耐心傾聽部屬的心聲與問題,然後給予適當的建議與指導。在美國上班近三十年,碰過千奇百怪各種型態的上司,這個老總算是我三生有幸碰到的好主管。兩年多來,共同處理過一波又一波的變動,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計畫,彼此都了解各自的個性和能力。然而最近公司擴展,工作計畫接二連三地降臨到老總頭上,加上人手不足,她在壓力重大下顯出了倦容。兩週前,我還如姊妹般的告訴她要多休息,以免累壞了身體;她也回說每晚都有做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功課,以應付明天。可是最近依我的觀察,她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漸漸失去其原有明智的管理方式了,而被負面情緒影響,遇小事竟然發大脾氣,吼罵部屬,亂甩報告,頻頻失控的行為令人錯愕。
  幾天前,副總突然來叫我去開會一進老總辦公室,只見她怒氣沖天,不分青紅皂白地破口大罵,無論我如何解釋,每一句話都導致進一步的誤會,變成她更生氣的理由。她好像是故意在副總及其他人面前罵我給他們看,以顯其威風。我趕緊閉嘴,讓她發洩情緒,然後告訴她,事情已經補做完了,她馬上說:「Okay, you are dismissed.」 一時間我也搞不清該說什麼,只回應一句:「I am sorry.」就趕緊退了出去。
  回到自已的位子後,一顆心七上八下的,回想著剛剛發生的戲劇狀況,覺得我好像是被副總抹黑,被副總在我背後捅了一刀。到底副總在老總面前,興什麼風作什麼浪,誤導了什麼訊息呢?心情混亂無比,無法專心工作,真想找人訴訴苦水,突然想起身邊的「司馬鳳」(Smart Phone)可以傳訊疏悶,按按按,點點點,把所有的委屈、鬱卒、惶恐、不滿、憤怒,從指尖點在「司馬鳳」上傳了出去......傳到天涯海角,呼上天去做裁判。感謝好友「司馬鳳」的陪伴,現代生活中不能沒有你。
  前面提到公司計畫接二連三地進來,副總趁機掌握最重要的計畫,成為老總身邊不可缺的得力助手,無形中增加了她的權力,然而她只是個有技術無人緣的主管。十年前是副總,十年後也只是副總,十年前因在眾人面前生氣失態,罵上罵下,而失去職位,費了八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又回到原職位。這回她學聰明了,不再罵下也不罵上,倒是動不動就進老總辦公室去打大小報告,讓老總來發威,借老總的口罵人,不但在老總面前邀功,又可鞏固自已在其他同僚與部署面前的地位。老總雖知道副總有易怒快語的習性,平常時有閒時,還會三思其話語,但工作負荷過多的非常時期就很容易被她的負面訴求、錯誤訊息及盛氣凌人的態度給影響了。
  想著想著,按按按,點點點,指尖在「司馬鳳」上把思緒紀錄下來,惶恐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了。老總應是管理領導全部門的,怎變成受制於副總了呢?這宛如以前歷史課老師講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形。皇上被惡人把持,那良相該如何呢?如果忍氣吞聲會對不起自已良心,可能會鬱悶而死;上奏諫言,皇上若聽不進去,亦有可能被殺頭啊!
  委屈的心事若不解決,會影響工作效率,連上同鄉會中秋節表演節目都沒力氣,於是冒著危險,寫了封信給老總,說明事情發生的經過,並表示如造成不便的話,深感到抱歉。然後直言我的觀察,說她是個通情達理又有智慧的主管,但因最近工作繁多,壓力過重,受到副總快語誤判與盛氣凌人的負面影響,已失去她原有和善、願意傾聽、創造雙贏的領導能力。
  現代的公司和古代的朝廷權力結構差不多,上司有權撤你的職,換你的位。寫信給上司有如古代上諫言給皇上,「知死了」。後果如何不外乎被老闆停職回家吃自己,或老闆會回應你感謝你的建議,不然就假裝沒收到信,當作沒發生過,彼此心知肚明、不說不吭、不了了之。
你說我的老總會如何處理呢?如果是你為人上司,你會如何扮演這個角色呢?
̆̆Sep 2012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12

小學憶往 – 懷念廖秀年校長


妹妹傳來網路消息:「台灣第一位國小女校長廖秀年女士百歲仙逝」
        哇!啊!喔!我的天,我們的廖校長現在才過世,我以為她早不在了。
這幾年我較常回台灣,早知道她還在,應去拜訪她。為何事情總是這樣令人後悔,生前毫無消息,死後見報已太晚。
  她是我桃園國小的校長,自小學畢業後再也沒見過她,但她慈祥的笑容、端莊的儀表、敬業的態度在我幼小的心靈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已過四十多多年,往事如幻燈片歷歷清晰。
  廖校長在日治時期是老師,她的學生現在都已八十歲,戰後進階為校長,六十歲以下在桃園長大的人,都記得她是傑出的女校長。當我念桃園國小時,爸爸是鎮上的名醫,媽媽在家長會出錢出力,學校老師特別鍾愛我,廖校長每次見到我都誇耀我服裝整潔、對人有禮,甚至說我多才多藝品學兼優,讓我受寵若驚。
  五六年級時學校實施男女分班,我被編入明星老師升學班,所謂明星老師即教學嚴格有方,其學生成績優異考上台北聯考。那時剛開始九年國教,雖不必拼升學考試,但家長仍希望孩子能進好班,鎮上有名有勢的企業家、布商、律師、醫師、校長、縣市長等的女兒都編成一班,這些來自優渥家庭的孩子,個個音樂舞蹈鋼琴提琴才藝一身,男生班亦如此,「好額」子弟受教於明星老師。九年國教改變國小教育方針,家長會資源豐富,在廖校長英明的領導下,桃園國小成立了管弦樂團,成員大都選自這兩班明星老師的學生。每次樂隊練習時,這兩班學生就無法上課。男女分班後,樂隊練習時便成男女同學距離頗近的時刻,在那青澀的年紀,女生是不敢和男生講話的,即使目光相對也即轉瞬離開。管弦樂團除了小提琴,大提琴,手風琴、笛子,還有鐵琴與兩個木琴在樂團的中前方。全校功課第一名女學生被選為敲鐵琴手,我和另一位同學被選為敲打木琴手,站在所有團員的前面很是風光,感覺後面的男生在注意我,但是我的成績不是很好,當時覺得是因我有學鋼琴,老師才給我敲木琴的重任,現在回想,爸爸的好名聲及媽媽的好人緣才是主要因素。後來廖校長又組舞蹈團隊參加全省舞蹈比賽,我與敲打鐵琴的功課第一名女生又被選為舞劇中的重要角色。
  要參加全縣音樂比賽日子接近,老師一再強調回家要練習,可以把樂器帶回家練習,老師是在說小提琴,手風琴,笛子的同學,而我也糊裡糊塗地把木琴推回家。因越區就讀,家離學校很遠,推著室內樂的木琴在街上走,引來許多注目的眼光,於是我選擇偏僻的路,跟著牛車後,木琴差點輪過牛糞。回到家媽媽驚訝的說:「要推木琴回來,為何不叫車?這種樂器可以在不平的馬路上推嗎?」
  還記得我們當時演奏的兩首曲子是「快樂的獵人」及「匈牙利舞曲」,每次練習時,廖校長必走出校長室躬親來鼓舞,我們信心十足的去參加全縣音樂比賽,但因木琴搬運時,木鍵脫離,台上擺設時未注意到,沒固定好即開始演奏,使我在演奏第一首時無法敲打,揮著木棍在木鍵上打空氣,因擔心打在脫離的木鍵聲音不對,會影響了團隊的演出。指揮老師看到我沒打木琴只在揮棒,一邊指揮一邊對我大眼躬小眼,台下的評審官嘟著嘴瞪大眼滿臉疑惑一直看我,這女生怎麼了?
  第一首演奏完畢,我趕緊修木琴,把木鍵按回原位,期望評審官會諒解,隱約中聽到後台老師們的聲音:「琇莉怎麼了?怎沒聽到木琴的聲音?」下台後,老師校長媽媽都急著詢問發生什麼事?怎麼沒敲出聲?我有口難解釋。當然了,我們沒拿到冠軍。
  「驪歌初動離情轆轆,驚惜韶光匆促....」小學要畢業了,當我們畢業生同唱:「青青校樹萋萋庭草,欣霑化雨如膏......我諄諄南針在抱,仰瞻師道山高」,廖校長淚光閃爍,她知道送走的不只是畢業生而已,而是這倆年多采多姿的學藝風光。
  不可否認的,日治時期培養出來的老師,散發著自律守法,、認真勤勉信實的精神。在小學畢業紀念冊中的相片,老師校長正襟端坐,雙手放在膝腿上,專注認真的神情,在往後所看到的任何官方團體照,都不復見此精神。廖校長一身藍色或灰色的過膝長裙套裝,端莊典雅,都非日後在台北遇到的著旗袍的臃腫老態的老師所能比的。
  我們皆已坐五望六,自1969夏天踏出小學校門,奔向鵬程萬里,不曾回母校開過同學會。在人生的過程中,何時可駐足回首,促膝共同回想美好的記憶?此文不足以紀念一生未婚、奉獻教育的廖秀年校長,但是往事清晰應可以慰藉其在天之靈。(廖秀年校長於2012年八月十三日辭世)

Monday, August 20, 2012

「遞送快樂」讀書分享


                                                                                                                        琇莉

快樂可以遞送嗎?金錢可以買到快樂嗎?快樂有等級嗎?
  兒子介紹一本 2010年暢銷書「遞送快樂」作者為當今網路承銷公司 Zappos 的總裁 Tony Hsieh ;記述他短短十年來的創業過程與企業領導經驗,以及個人與專業成長的三進階:如何從只追求利潤,到把握熱情去經營,從零到十億,再到追尋更上一層的目標與意義-遞送快樂。
  他深信公司文化是企業成功的要素,善待員工是做好顧客服務的基石,事實證明讓員工快樂不但改善公司氣氛,又可增加銷售實力。客服不可以僅是公司的一部門而已,而是要成為全公司的文化。他視花費在善待員工的成本如健保全付、訓練成長、供食、娛樂消遣等費用皆為市場開闊的廣告費用。也因花在員工的成本太高,與許多董事理念不合,造成經營的壓力。於是當他所帶領的公司在突破十億美元的銷售時(比預計的時間提早兩年)與 Amazon結合,成功的擺脫理念不合的董事的控制,不但可繼續他的想法經營Zappos,而且所有董事的投資皆換成Amazon的股票,可真是在企業界難得的三贏的局面。
  Tony Hsieh 的父母來自台灣,屬於七零年代來美的留學生,炫燿兒女為生活重心,用現在的新詞即與「虎媽」「虎爸」同類,期望兒女品學兼優,音樂藝術體育十項全能,得進長春籐大學,然後不是進醫學院就是去讀法律。但Tony Hsieh無趣彈奏樂器,從小喜愛創造,滿腦子生意點子,從蚯蚓、紐扣到哈佛大學時期的漢堡生意,不怕嘗試,勇於學習經驗。大學畢業後,在Oracle上班,無聊的朝九晚五未能滿足愛創造的本性,於是和朋友共創公司LinkExchange,運氣好碰到網路公司崩跌前的好景,水帳船高,短短兩年把公司賣給微軟。
        表面上看來,第一次以兩年時間,將公司以兩億六千五百萬賣給微軟,第二次花了十年的經營,以超過十億的高價賣給亞馬頌,以錢來衡量很成功,而且是平均一年一億的成績對外亮相,但經營的心路歷程,及他所創造的公司特有文化,外界卻鮮有人知。為何親自創造的公司不得不轉售?只是為了錢嗎?為何自己創造的公司變得自己不愛去?高科技的公司職員都是一流的、有天份的,曾幾何時變成爭名奪利的拼鬥機構,公司文化敗壞致使主僕離心離力,不得不轉售。有了這次的失敗,第二次在Zappos經營時,特別注重創立公司特有文化,為了保護獨特的公司文化,所以與 Amazon結合,到底他在Zappos創造了什麼特殊文化,而引人注目呢?
其獨特文化即,鼓勵員工展現真我,希奇古怪不奇怪,自由佈置工作室,創立主題遊行隊,戲鬧娛樂不是壞,分享快樂增效率。雖為CEO卻與員工打成一片,自已無寬敞高級的辦公室,而與員工同座工作室。當今有多少CEO只顧壓榨員工炫燿財富享受自己,忘了領導人需要謙卑與智慧,Tony Hsieh的確不同凡響。創立公司服務品牌,回饋老顧客,讓顧客驚喜,道理簡單,看似容易,但十年辛苦艱難經營,千言萬語,儘在「遞送快樂」中。

Name of Book: Delivering Happ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