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
紀念媽媽過世三十年
琇莉
二零零六年三月十七日
(1)奔喪
一九七五年媽媽帶我和妹妹來美國唸書,安頓我們住在克里福蘭大舅家後即回台操理爸爸忙碌的醫院。我先唸社區大學,隔年申請到西維吉尼亞大學,搬到摩根城住校。隔年媽媽來美特地到學校來看我,我和媽媽整夜沒睡聊不完話,一年的話一夜哪聊得完。那個時代長途電話很貴,雖然這一年來我和媽媽每月通信,上旬我寫,下旬她回,我們無話不說,但是相見談話有歡樂、有笑聲、有表情,和紙筆上的表達是不同的。
媽媽十月來看我,隨即去看住在加勒比海島上行醫的二舅。二舅一九六四年來美尚未回台過,曾因心狹症即時送醫得救,媽媽念及姐弟之情,特地飛到島上去看他,沒想到十一月回台不到一個月,媽媽自己也因心臟病在浴室洗澡時發作,延誤了急救時間,撒手歸天,留下爸爸和我們十三歲至十九歲的兄弟姊妹五人。
媽媽過世時我正在考期末考。舅舅和學校的台灣留學生聯絡,為了不讓我考壞,並沒即時告訴我此凶訊。當我考完試,他們在教室門口攔我說要請我吃飯,我說宿舍裡有得吃,但他們堅持帶我去一位朋友家,我看到大舅和大妗沒事先通知,從克里福蘭來到摩根城,高興又驚訝,但是他們倆表情嚴肅,說要告訴我一個壞消息。我腦裡第一個反應是外婆過世,因我已買好去紐約找外婆的機票。坐定後,大舅說:「你媽媽過身了」,當時我直覺的反駁他說:「你騙我」,馬上我心想這種事他怎會騙我,我感到我的心被刀切割,心在痛,心在流血,滴滴滴...呆坐了一陣子,大舅才說現在回克里福蘭,明天回台灣。事後朋友告訴我,他們怕我經不起打擊會發狂,預先準備了鎮定劑,但沒用上。
就這樣匆匆離開學校,宿舍裡的美國女孩個個都來擁抱我,安慰我,說會幫我處理宿舍裡的一切。這些平常看來愛搗蛋的白人少女,遇到事情時比我懂事成熟,回台不久即收到她們寄來的慰悼卡。
第二天和外婆、妹妹一起回台。這段飛機是我坐過的最長最難捱的行程,吃不下睡不著一路流淚。到了日本因慢分接不上飛台灣的飛機,需在日本過一夜,急著回台奔喪的心情被延誤,難過至極。在日本打電話給媽媽要好的叔叔嬸嬸,嬸嬸聽到媽媽突然過世,在電話那頭發狂尖叫,說怎會這樣,她才剛剛寄出一封信給媽媽...。二十九年後,我在媽媽的抽屜裡找到那封日文信﹔媽媽沒接到就去世了。
回到台灣松山機場,近鄉情怯,再加上喪母心慟,我兩腳發軟,又要攙扶外婆,頭暈眼花快昏倒。桃園的鄉親自願來接我們,外婆吵著要馬上去殯儀館看媽媽,我不知如何處理。回到家看到爸爸的醫院大門深鎖,還貼個「慈制」,真驚惶,心好痛,走不動,使勁用力衝上樓。爸爸看到我和二妹回來失聲號哭說﹔「媽媽死了」,我們在客廳相擁慟哭,世界一片黑暗。過了一會兒,叔叔引我們到另一大廳室,媽媽的靈堂設在那兒,媽媽放大的黑白相片,鮮花,白布,祭品,焚香.....我如何相信這是真的?她上個月才來美國!
在家裡服務十六年的歐巴桑,看我們長大,愛我們如自已,一邊煮飯一邊流淚,餐餐準備祭拜品。我天天三餐祭拜,毫無感覺地拜,想著媽媽到底去哪裡?歐巴桑說我沒有哭號,媽媽聽不到,說我們這些孩子講話嘻笑太大聲,還在彈琴,哪有像剛失去媽媽的樣子。說實在話,離開靈堂,到另一客廳,兄弟姊妹相聚難免歡笑,何況我心理拒絕接受媽媽過世。被歐巴桑一罵,我心下沉,說不出話。那晚我跪在媽媽靈前給媽媽寫信,才寫了「親愛的媽媽,您為什麼要離開我們?」我已泣不成聲。跪到深夜,歐巴桑來叫我:「大小姐,可以起來了!」
居喪那段日子,媽媽的好友來看我們,要我們節哀,敬愛的呂老師來看我,要我堅強不許哭,說我是大姐要照顧弟妹。好多爸媽的好友來幫忙,討論著媽媽的喪事,火葬?土葬?放在靈骨塔?擇地建墓?治喪委員會的人說,雖然我是大姐但只有男生才能決定這些事。又有人說媽媽去世的太早,留下五個未成年子女,五個人的名子都得刻上墓碑。外婆又來電說為何不來台北殯儀館看媽媽,我說治喪委員會的人說火葬那天再看。外婆很傷心且生氣為什麼我無法主意。
家祭在台北殯儀館舉行,看到媽媽從冷凍庫被推出來,實在不能相信那是昨日還活躍的媽媽。殯儀館的人不認識媽媽,沒將媽媽化妝成原來的媽媽。媽媽穿著一件過短的洋裝套裝,奇怪,難道沒有別件嗎?外婆哭得死去活來,台北認識媽媽的親戚都來送,因大舅二舅全在美,於是請在台北的堂舅來蓋棺,我們五個兒女在棺邊哭得很傷心。最後那一刻,我心想我們將永遠看不到媽媽了,即將蓋棺時,就大聲喊媽媽,希望她會復活回來。
第一次去火葬場是小學六年級外公過世時。印象中火葬場陰森恐佈,但這次又來,火葬場已改建,乾淨明朗。媽媽的棺被推進去,爸爸點火,就這樣人的肉體消失了。三個鐘頭後,骨灰推出來,開始撿骨。媽媽的骨成乳白色,有位尼姑說如果是長病久臥過世的人,骨成灰色,這個人骨成白色一定很健康活躍。是又怎樣?健康的人不保證不會死。媽媽的骨灰裝在大理石的甕中,我們帶回桃園家裡,另擇日下葬。
(2)偉大的媽媽
爸爸和媽媽於一九五七年抱著六個月的我來到人地生疏的桃園開業。選擇桃園因是縱貫線所在之地,如有需要送嚴重病人去臺大醫院,較迅速。起初向人租賃房子從小小診所做起,五年後在市郊的路尾自建私人醫院,到一九六九年購買三間連棟店面開設勞保醫院,為桃園第一家私人設有電梯的外科醫院。爸爸仁心仁術救人無數,媽媽親切、和氣、慷慨、善良,一路走來二十年如一日,贏得桃園人的尊敬與愛戴。
在台中女中學生時代,媽媽是個樂觀開朗、活躍受歡迎的人,不但是游泳選手,而且是壘球第一壘手,在她的大家族裡也人人喜愛。結婚前是銀行上班的小姐,結婚後學習藥名學配藥,學習手術房事務及開刀後護理,媽媽能力強,做事起勁,樣樣都學得很快很好,成為爸爸開刀時的麻醉助手。
爸爸創業起初艱苦,媽媽大小工作粗細包辦,後來拹助爸爸管理醫院,事事做得有聲有色。帶領家裡的助手準備外科用紗布,製作棉球,全體大掃除、洗水塔的水槽,以身作則,融成一片,沒有先生娘的架子。對家裡請的助手和護士,愛顧教導如自己人,他們都做到去當兵或結婚才離開。
記得有一位正在金門當兵的助手,聽到媽媽過世的消息,請假回來看我們,還拿了一大包奠儀,爸爸說他不必如此,他說他十六歲來我家工作,媽媽對他照顧超過他家人,來不及報答,就....
開美髮院的阿梅十五歲來家裡照顧二妹,後來妹妹上學後她想學做美髮。一聽到媽媽過世,她來訴說:「我向你媽媽辭職,她不但沒生氣反而說她要讓我練習做頭髮。後來我要開美髮院,你媽媽幫助我,還介紹許多客人。」阿梅自動來要求為媽媽戴孝,爸爸告訴她可以不必戴,但她堅持要。數年後,我回台又去阿梅那家美髮院,總是會遇到媽媽的舊朋友。
舊時的鄰居有位裁縫師,先生凶酒,家庭貧困,靠她一人為人縫製衣服養活一家六口。媽媽固定每月訂做新裝,我們也常常有新衣服穿,同學都很羨慕。長大後才理解,媽媽為自己和為我們添置新裝是要幫助其家計。
一般人一定認為當醫師娘有滿櫃的衣服穿不完,其實媽媽非常慷慨,常常將漂亮的衣服送人穿,包括那位裁縫師,或拜託外婆拿去送給台中親戚,所以,雖然常常添置新裝,但衣櫃裡卻無多少件,過世時,竟找不到一件像樣的衣裝。
這位裁縫師對媽媽極為感恩,在媽媽的告別式,自願要唸一篇悼文。時間過太久了,我已不記得全文,只記得:
「顏太太,你不嫌棄我這卑微窮人,和我做朋友,......你給人的恩典懸過高山,深過大海,.....你奈何還沒看到子女長大成功的日子,就來離開世間?」
在桃園媽媽有極好的名譽,人緣好、待人親切沒有架子,慷慨善良,常常幫助朋友創業,施善於人,不分貧富貴賤。在商家買東西從來不講價,媽媽對他們的信任,讓他們做生意方便,使得他們敬愛媽媽也不會對她開高價。
媽媽除了忙爸爸醫院之事外,百忙中盡量讓我們的童年有美好的回憶。無論是星期日下午休診全家出遊,或家居生活嬉戲,為我們開辦生日派對,或騎腳踏車大家遠征郊外,或鋼琴演奏會,或民族舞蹈比賽,在我童年的相簿裡都留下許多媽媽的傑作。休城有位台灣文化藝術家,對媽媽拍照的取景與內容特別欣賞,可惜媽媽已不在,無法直接向她表達。
媽媽做事總是嘉惠別人,教朋友騎車,所以能一大早一起騎車運動,與朋友相約固定去游泳,互相鼓勵健身。有位林歐巴將告訴我:「你媽媽過世後,朋友都散了!」。
印象中媽媽很能幹,病房的窗簾、床單自己縫製,過年過節也要綁粽子、烘蛋糕送親友。外婆說:「你媽媽粗細兼會,一人要做兩人的事,別人要做四十年的事,她二十年就做完。」
爸爸媽媽有一群每月聚餐的朋友,輪流作東,媽媽的份要到明年才輪得到。但是,無人理解地,媽媽去和朋友換,堅持要請客,在過世的前一晚,自己設計菜單買菜,親自料理,在家辦桌請了三桌好朋友,而且每家送一個蛋糕。隔了一天,同一時刻,同班人馬通通來哭悼媽媽莫名其妙的逝世!現在回頭看,是不是媽媽自已知道時日不久,而.....。那位和媽媽換月份的朋友錐心之痛泣不欲生!過幾天,在媽媽的外套裡發現那天的料理菜單,治喪委員會並將此菜單複印分送媽媽的朋友紀念。有位歐巴將告訴我:「你媽媽送我的蛋糕放還在冰箱裡,我每一開冰箱看到就哭,無法煮飯...」。
爸爸的外科醫院在那個時代就是個急診中心,外傷骨折,車禍腦震盪,自殺急救等等無不是緊張的工作,而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應診,媽媽長期在此種環境下造成心律不整。承辦勞保醫院,承受勞保局的刁難,為勞保事務勞心,親自買菜為病人辦營養伙食,忙碌至極,大小事情裡裡外外更是積勞成疾。常有訴苦說爬樓梯到三樓,感到心臟跳動不規律,坐在轎車前座,兩車會車時有感心跳不正常,雖有去台大檢查心電圖,並無異狀,所以沒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媽媽真沒貴人相助。
媽媽在桃園短短十九年,幫助爸爸白手起家,做人成功,受人愛戴與尊敬,可惜在人生的最高峰時早逝,才四十四歲,令人捨不得難接受。爸媽的好友,陳先生為我們買了一個月的菜,楊先生風雨無阻地天天上山監工媽媽的墓,姚先生找了好幾首詩,爸爸選了一首「負我多情空抱鴛鴦偕老夢,望卿再世重尋鰜蝶未完盟」刻在墓上。
媽媽的告別式,在一個大禮堂舉行,有千人參加,好多人上台致詞。我記得我們五個兒女向來捻香的人答禮將近兩小時後,開始遊街,走了半小時到郊外,然後上車前往山上。後來有人告訴我,我們上車時,來送媽媽的人沿路跟著,捻香的人還在排隊。到了山上,下葬媽媽的骨灰,上天即時下起細雨,聽說這表示連天都感悲哀哭泣!
媽媽的一生永遠在嘉惠別人,助人成功,予人歡喜,將榮耀與功勞做給爸爸。有她在的地方就有笑聲,她的個性開朗樂觀,充滿活力,永遠以積極的態度、勤快的腳步在前進。有時我在想,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3)悲傷的療程
辦完喪事,返回美國繼續學業,臨走前,爸爸不禁傷心流淚的說:「媽媽不在,你走後家會更冷清,但又不能不去繼續唸書」。回到學校,重新面對留學的孤寂辛苦,再加上喪母的失魂落魄,有如人生末路,常常一個人獨自在圖書館發呆數小時,想著媽媽怎麼會突然死去,怎麼會突然撒手離開我們,實在是無解又奇怪的事。
想寫家書,拿出藍色的航空郵簡,很自然地不自覺地寫下:「親愛的爸爸媽媽:」,才想起媽媽已不在了,不能這樣寫,遂把「媽媽」兩字塗掉,這樣也不行,爸爸看了會傷心,那張郵簡只好作廢。媽媽死去了,這實在是個不習慣的事實,於是傷心的眼淚一直掉,一直哭,哭到眼淚哭乾,雙眼發痛,圖書館要關門了,書都沒唸。
那段日子失魂斷魄,在人群中聽不到交談聲;走路時聽不到車聲差點被車撞,還被駛車的人臭罵。夜深人靜,眼淚如關不住的水龍頭,哭濕被單。精神恍恍惚忽,日子迷迷糊糊地過,過了很久大約三年吧,才慢慢地清醒過來,真正體會古人說大孝三年的真意。
媽媽過世後,我們五個兄弟姊妹各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努力去克服悲傷,面對新的挑戰,各有不同的困難。但因時空隔離,有些事情愛莫能助。於是,就這樣,在我心裡就當媽媽去旅行吧!只要我好好唸書,畢業時她就會回來。其實我一直認為她會再回來。時光的巨輪不停地轉,人生的事件也一直發生,暫時把傷痛的往事埋在心底深處,忍住悲哀,堅強勇敢的活下去吧!
北美台灣文庫於一九九五年出了一本書「人生的三菱鏡」,作者楊千鶴女士描述她與母親的感情及她母親過世的情景,扣人心玄。那夜我一人坐在飯桌前閱讀,先生和孩子早已入睡,書中懷念母親之情,頗令人感動,勾動了我心底傷心的往事,繃緊的情緒崩潰而洩,像衝破堤岸的大水,獨自在深夜號哭媽媽過世的悲哀。沒經歷過喪母之痛是無法體會的。
春夏秋冬,日子一年一年地過,隨著年歲增長,對媽媽的思念有增無減,每年都想在母親節寫篇紀念她的文章,但每次試寫,懷念感傷的眼淚有如關不住的水龍頭,視線模糊淚溼紙筆,只好作罷。把相片找出來請人為她畫像,以為像画好了,她會復活回來,卻得來一片失望。有時期待她會回來,而有時又覺得她已化作天上的星,在黑夜裡照著我前進,不會再回來了。
爸爸於一九九九年完成回憶錄,初稿裡並沒提到媽媽,大概是過於悲痛無法執筆吧!經我反應後,才將媽媽寫進去。
總之將近三十年來,日子往前走,將悲傷的往事放在心底,鎖進記憶的冰庫,沒有經過療傷的過程,來不及療癒的傷痛,這兩年時時浮現出來攻擊我的心情。常常感到一股憂鬱的風會拉我下深淵,讓我很沮喪。我一直覺得我們兄弟姊妹因時空分離,沒有機會共同思念母親、互相敘舊以療傷。我將此感覺告訴弟弟,他說:「媽媽過世,活得最可憐的是我,我都活過來了,你怎麼還沒恢復?」當頭棒喝,那是我的問題了!「我們年年有掃墓,不該說沒有療傷的過程啊!」。
啊!掃墓,三十年來住在國外,掃墓只參加一次,總是學業工作家庭孩子等等雜事纏身,騰不出時間來飛一趟台灣。去年媽媽過世二十九年,頭尾年算就三十年,我的心很幽悶,特地回台參加掃墓,看到弟弟們熟練的掃墓程序,我好像外星人。原先想對媽媽說:「七早八早就離開,沒意思!」也沒機會表達。回美後更憂鬱,連開車都流淚,怎麼兄弟姊妹相見連媽媽都不提了,媽媽真的離開我們好遠了,他們都從悲傷中走出來了,只有我還靜止在三十年前,我生病了,我怎麼辦?
媽媽過世後的最重要的輔傷時期,我卻孤獨的封閉在留學生涯。事隔近三十年,沒有痊癒的悲痛,沒有撫恤的情緒,竟然浮現來襲擊我!失去母親是很傷痛的,但時間已經很久了,應該有個完結,不然就不健康、不正常,也不公平。於是,去年母親節,含淚寫了一封「寄不出去的信」給媽媽,寫了一個多月,把三十年的悲哀與思念全部寄出去!我想媽媽收到了。我必須想辦法治療自已,七月又回台,去找了媽媽三十年前的好朋友,一起懷念媽媽,一起談述往事。
「你媽媽在人生的最高峰時去世,留給人漂亮健康、體格好,能力強又親和完美的印象,我們都非常懷念且婉惜。從另角度看,不像我,現在已是七十老太婆...」媽媽朋友這樣述說。
媽媽離開我們三十年,不敢想像時間流逝那麼快。今年就在我們兄弟姊妹以電子郵件討論回台掃墓的事宜,有件奇妙的事正在發生。休城的劉醫師把爸爸的回憶錄借給他朋友許先生,意外地許先生認出爸爸是他台中一中六十年前的同窗,翻開書本看到全家合照,驚訝地發現他對媽媽也面熟,原來在六十年前,許先生是一中長跑健將,媽媽是女中游泳校隊,在台中市游泳池常常看到媽媽。六十年前的影像歷歷出現在眼前,他說媽媽開朗、活躍、笑聲宏亮,說這麼漂亮這麼樂觀的人,這麼早過世,太可惜了。因為他的關心與詢問,使我有機會闡述媽媽的往事,一起懷念她。對他,在六十年後,而且在遙遠的美國,能連結學生時代的舊識,心情澎湃不已;對我,忽然間,媽媽好像與我接近許多,這回我竟然可以平靜的心來懷念媽媽,因此促成了寫作此文的靈感,雖然過程身心疲累,兩週來回億往事幾乎生病,但還是將如煙如夢的往事完成紀錄了。這是多麼奇妙的事!如果爸爸沒寫回憶錄,如果劉醫師不曾和我談及故鄉事,得知他也是外科醫師才送他爸爸的書,如果劉醫師沒將此書借給許先生,這奇妙就不會發生,我個人也無法完結這段悲哀的往事,這好像是媽媽安排的。
今年是媽媽過世三十週年,我們住在美國的姊妹都能抽空回去相聚,這是媽媽葬禮後,我們五個兄弟姊妹第一次同時一起去掃墓,媽媽真的化作天星了,引導著我們前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