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3, 2009

以傳福音的方式宣傳台灣獨立



  面帶溫和笑容,蔡丁貴教授來美巡迴各大城,向關心台灣的同鄉誠懇講述,他如何用微笑的方式面對警察,面對群眾,一對一、面對面的講述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理念,進行公民教育,以行動實行他堅定的信念,用和平革命建立台灣國。
  他講台灣的前途在咱的手中,建立台灣國在咱一代;年輕世代尚未準備好,麥想欲靠因,咱應該把厝起好,再交給他們。他號召有志者回台一起組隊,到立法院、法院對不公不義的事件靜坐抗議,同時對警察展開公民教育。最好警察常常換匹,才有新的聽眾。他說台灣的教育不會教你中華民國是個流亡政府,也不會告訴你台灣不是世界上正常的國家。台灣媒體被操作,建國只有靠人民自已,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
  他到美國來招兵買「牛」,為台灣前途組和平革命軍,希望退休在家坐著看九流馬桶出賣台灣,心情不爽的人,都出來行走與靜坐,抗議不公不義,不要只是出一張嘴,也不要抱怨過去某總統沒做到什麼,拿出行動起而力行,繼續當年的啟蒙運動,到前鋒用微笑展開和平革命。蔡丁貴教授不是政治明星,也不是媒體名嘴,然而在拜五晚卻有為數不少的關心台灣的同鄉來聆聽,可見他這幾個月的辛勞事在網路上都可看到,不然國外同鄉如何得知他名而欲前來看何許人也?!這也是他意志堅定、滴水穿石成功的地方!
顏琇莉

Sunday, May 24, 2009

平溪之行












平溪之行
顏琇莉  2009-05     

  「火車載阮欲來去,台灣的後花園,世間上美的所在,攏置彼一屏.瑞芳金瓜石,溫柔可愛的基隆河,濛朧三貂嶺,清清雙溪水,悠悠擱綿綿,親像一首詩....」
  這首上揚唱片行在陳匪雲林來台時播放,被警察禁唱的台灣之歌「戀戀北迴線」,台聲合唱團演唱過,我也很熟,曾在電郵裡答應親朋好友見了面要為他們演唱,但是回到台灣大家都忘了。為了目睹優美的風景,隨興在台北車站買張平溪線一日遊的火車票,先撘區間車經過八堵、暖暖、四腳亭到瑞芳,再換搭平溪線火車,走訪河谷與山間的小城:十分、平溪和菁桐,這是台灣最美的鐵路線。
  瑞芳是日治時期開礦採金的重鎮,後車站小街有舊樓厝,連接月台的地下道牆上掛有許多放大的發黃的日本時代的照片,展示著過去的繁華與風光,前站雖有新樓房,招牌林立,遮掩著日治時期的建築,走過歷史的山城,隱約可見其退色的風華。火車站前高掛了大步條「有心一定成功」,煞看一下以為是獨立建國的標語,啊!原來是戒毒專線的廣告。
  北迴線火車沿基隆河河谷而上,經過侯硐、來到三貂嶺,此站緊鄰山壁,月台狹小,繼續往東可去宜蘭。平溪線在此與北迴線分道,沿河谷往西南徐徐上山。青翠的山,碧綠的水,溫和柔美的山不高不陡,優美的景色,這何等只是人間仙境而已!

  我們慕十分瀑布之美而來,先在十分寮站下車。此小山城的特色是「火車行大路」,無天橋無地下道也無欄杆的月台,直通行人街道,商店民家與車站相連。鐵路穿過行人街道的中央,兩旁連連的兩層樓民家,沿路依山而建。小街路邊的腳踏車、摩托車、汽車還有販賣民俗藝品小吃的推車,加上民宿客棧咖啡店、「十分」幸福的小天燈專賣店、阿嬤的台灣花布店,以及淳樸的山城老人家、外來的年輕遊客,構成一幅我們長住美國的人難得一見的景色,多麼幽靜可愛!
  不到五十公尺的街道底端即是嬌小可愛的十分小學,不知這小山城有多少學生,以後退休回台可來此當義工。十分風景區在學校外圍,寬廣的公路及新建的旅遊中心停車場,與火車站邊的小山城成對比,宛如從時光隧道的過去進入現代。沿著階梯往下走到基隆河邊的步道,看到河水沖激成的壺穴地形很奇異,沿著步道走過四廣潭吊橋,潭水攸靜碧綠,另一條溪從上而下留過山石形成如優雅的瀑布與基隆河相接。鐵路的橋與行人吊橋平行跨於攸靜柔美的基隆河上,坐在溪石上等候魚兒上勾,傾聽潺潺水聲或隆隆火車聲,能不忘掉人間所有的煩惱嗎?為了趕去平溪的火車,我們沒時間走到十分瀑布,留在下次吧!聽說那是全台唯一布簾式的瀑布。
  菁桐是平溪線的尾站,車站保留日治時期的木板屋,幾位穿著俏麗的日本女遊客在月台擺姿與小火車拍照,我頓然覺得此時此地好像日本的小城。昔日台陽煤礦在此發跡,日式宿舍已成廢墟,太子儐館週末才開放,空留遊客幾許遐思。菁桐煤礦停採後,小城開始沒落;現在除了週末來自都市的遊客湧入外 ,平日清寂落寞,只有三兩老人在話家常。通往火車站的行人路上的石磚刻有簡短的中英日三語並列的歷史簡介:菁桐乃因此地多野生菁銅樹而得名,...現泛指菁桐,白石,薯椰三村,一九零七年潘炳燭發現石底煤田,一九一八年「台北炭礦株式會社」(台陽)成立/石底三坑,一九三九年石底大斜坑完成,一九四三年「菁桐坑銀座」火災,一九五二年雙菁公路106縣道,一九五五年招魂碑,一九五七年菁桐煤礦。開車經過此地的人是看不到這些的,好在公路入城處,立了一座礦工推著採媒車入坑的紀念雕像,不然先民走過的心路歷程,在經濟環境變遷之下,逐漸被忘淡。
  算好時間在菁桐搭上倒數第二班的回程火車到平溪,我們才能搭最後一班火車到瑞芳回台北。一出平溪車站,望盡山坡下河谷岸的平溪城,連下好幾個山坡階梯才進平溪老街,回頭再看看在山腰的車站和鐵道,啊!宛如「火車天頂過」。此景與「火車行大路」的十分站大大不同。毛毛細雨飄濕小城與遊客,聽說竽圓是平溪名產,在老街買一碗熱竽圓綠豆湯,快步走回火車站,可別錯過了最後一班車。只有四個塌塌米大的車站,有一位七、八歲的小朋友也獨自在等車,我問他要去哪裡,他說要回家,他家在嶺腳,平溪的前一站,只有幼稚園,上小學後每天自己搭火車上下學,班上同學不到十人。我忽然有個遐想,有一天真想來這鐵道邊、基隆河上游岸邊的小山城住,但是很擔心等我回來那天,台灣已經沒人在講台灣話了。平溪是天燈的發源地,先民擴荒開墾用天燈彼此報平安,現在人們把願望寫在燈布,送上天祈願,我願台灣永遠繁榮、自由,願台灣早日成為正常的國家。   

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In Memory of Amy Lin

蝴蝶天使-Amy Lin
顏琇莉

Amy Lin 像蝴蝶天使一般,在她短短的人生,帶給家人父母兄姐阿嬤及台灣人社區,溫馨美麗的回憶。

感恩節前夕,Amy 與朋友從UT Austin 回Houston ,在71號公路轉彎處發生車禍,昏迷了一週,於十二月四日離開人世。對認識林重光夫婦及林阿嬤;看著Amy在台灣學校 ,在活動中心長大的同鄉,莫不受到天大的打擊!心痛不已!

這週來我不時在祈禱,希望上蒼以最大能量讓Amy 好起來 ,讓 Amy有機會來使用她美麗大方能幹的能力,來服務人群、奉獻社會。然而,上蒼把她帶到回天上的家,雖然令人難以接受,但可能是最好的結果。我們不得不相信上蒼的安排有其旨意。

Amy Lin 是台灣學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曾負責 Youth Page 主編,辦得有聲有色。
活動中心的櫥窗還有一張Amy 小時後當義工油漆教室的相片。2005 年,得到吳平城醫師紀念獎,美麗的笑顏,甜美的笑語,多采多姿短暫的人生,永留美麗的回憶。就當作她去旅行,去很遠很遠的所在旅行,而且很久很久以後才會再見面。

Monday, October 27, 2008

「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讀書分享

     
  顏琇莉

  上了天堂,會遇到哪五個人?需要學習什麼功課?
  這本小說描述一位戰時失去一隻腳的退役士兵 ,不得意的在遊樂園當維修工人,為了救一位小女孩而失去性命。在往天堂的路上,遇到了五位與他的人生有關的人,有陌生不曾相識的,也有人間的舊識,更有意想不到的人。
  故事的主角艾迪,五歲生日時,爸媽送他一個球作為禮物。某日與同伴在草坪上玩球,為了撿球,艾迪突然衝向馬路,一部來車為了閃他,緊急煞車,雖沒撞上他,大也夠司機驚心肉跳了。艾迪撿到了球,回到草坪上繼續與同伴玩,當然不知後來發生了什麼。那駛車的人驚魂未散,心臟病爆發,撞了電線桿,一命升天。這是艾迪遇到的第一個人。
這位無意間被艾迪傷害而死亡的人,為何在天堂門口等他呢?人生過程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或許和前人有關,或許和今人有緣,無論是好緣或壞緣,在人間時無法理解的事,到了天堂都會得到答案。我曾經做了什麼,傷害了什麼卻不知?為何前人的足跡在我的生命烙印?為何苦悶常繞我心?經過了在天堂遇到的五個人的解釋,在人間的生命更有意議。
第二個艾迪遇見的人是他當兵作戰時的排長。在一次自救的撤退戰役中,艾迪失去神志地往火堆裡衝,同伴怎麼拉都拉不回,排長為了就他,一槍打傷他的腿;為了送他就醫,排長在前鋒開路,不幸踩到了地雷而喪命。這些艾迪都不知情。當艾迪在醫院醒來時,憤怒自已失了一隻腿的同時,滿腦子充滿了那火堆裡他沒有救出的人影。往後的日子,他一直悶悶不樂,憤怒斷腿,愧疚救人不成,影響了後半生的品質。在往天堂的路上,排長在等他,告訴他腿傷是他射的,艾迪憤怒發狂咆哮了一陣,終於發洩了數十年的憤怒與沮喪,當他知道排長為了救他而犧牲,在人間從未有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從小艾迪被父親忽視、毒打、虐待.當兵回來後,沮喪憤怒在家萎弭不振,父親為了強迫他去工作,發生肢體衝突,從此關係冰凍,直到父親過世未曾溶化。父親過世後母親崩潰,艾迪只好搬回家照顧母親,不得不接下父親以前的工作職位,在遊樂園當修護工。這是個辛苦微不足道的工作,但卻關係著許多遊客的生命。第三位艾迪遇到的人,是不曾相識且不同時代的人,是他工作遊樂園的創建夫人。這位婦人結婚前是餐廳服務生,遇到白馬王子以她的名建了個遊樂場,是為虛榮也是為建設鄉芷,後來一場大火燒燬了所有的投資,濺賣之後,搬離了一手創建的遊樂園。她有感此遊樂園帶給她和先生及在那兒工作的人不快樂,到了天堂開了個餐廳,作她人間最快樂的事,接等每一位曾在遊樂園工作過的人。在此,艾迪看到了父親如昔地抽著雪茄玩牌;在此,這位夫人告訴艾迪他父親如何想他,過世前如何呼喚著他的名子,期待他的寬恕;在此,艾迪理解他一生悶悶不樂的原因.
  到底艾迪付出性命救的小女孩,有否安全?戰役中那火堆中的人影是真亦是幻覺?他的憤怒與沮喪,影響了後半生的品質,第四位在天堂遇到的人是誰?誰又是第五位來解釋艾迪人生的人?這本描寫天堂遇到的人,卻反映著人間的故事,人間的事不斷在發生,每一件事都影響著另一件事,作者Mitch Albom 匠心獨具雕琢的小說,充滿禪意與希望,也有許多值得沉思的功課,另我愛不釋手。

Thursday, August 14, 2008

心思隨筆

琇莉
2008 八月

智舜兄過逝了八個多月,終於要下葬塵土。麗卿姐經過無數次的心情起伏憂傷沮喪,也看了好多地方,終於找到一處明亮的山坡地,安葬智舜的骨灰。火葬比土葬多一事要辦,即火化後骨灰須入塔或下葬。悲傷的家屬往往無法一氣完成,這是我一直很關心的事。找墓地安葬骨灰應比設立獎學金重要,有人認為告別式之後,家屬就不該收白包,即建議設獎學金。意義甚好卻不知當事者心酸。其實他的追思會緊接在告別式的下週,何況骨灰尚未下葬,那算喪事已過?見仁見智吧!不知關心獎學金的人有否關心智舜是否歸土?
麗卿姐說溟溟中像智舜在引導她找墓地,不然她怎會在這大熱天去看呢!很欣慰她有這總感覺,慢慢地從悲傷中走出來,才會體會天人永別之後的引導。
悲傷有時,快樂有時。失去親人悲傷哀悼更需要時間。台灣人的習俗做七旬、做百日、做對年都是化解悲傷追思親人的方式之一。台南婆婆去年九月過逝,一轉眼一年了,啊!時間流逝地愈來愈快。還記得我們突然接到台灣來電的惡耗,匆忙回台辦喪事,三週之內把七旬祭拜圓滿完成。回美後,我身心不支,生了場大病,之後悲傷的情霧時時罩著,心情難以清快,想不懂為何好好的人會忽然不見了。過了百日之後才感覺婆婆福壽雙全圓滿歸天。正想好好振作精神迎接新年,不料多年朋友智舜兄突然過世,我又陷入心情的低潮。啊!這第一代留學生求學辛苦就業堅難,人生正值壯年就劃休止符,無奈的人生難以言述。吳文馨也是在人生的壯年時期與癌症博鬥多年於去年七月過世。之前梁敏雄於2006年十月因血癌過世,還有突然過世的廖東平,梁昭美,李雅彥,蔡正隆.....啊!這些五六十歲的第一代留學生不管你有多麼堅強的意志、刻苦耐勞的精神,身體消粍的速度非如願矣!人生真無奈!年紀輕輕的我,竟也參與辦了那麼多喪事,無論是寫生平、寫悼文或找相片做壁報,或追思獻唱,每回辦完事後難以入眠就發病了。人生無奈,以後要考慮是否參與辦喪事,避免得內傷。

Tuesday, July 22, 2008

恆春半島之遊



(1) 關山落日-台灣海峽夕景
(2) 核三廠
(3) 風吹沙-太平洋岸

Thursday, July 10, 2008

高雄旗津之遊





初訪高雄旗津

琇莉
2006六月

拜高鐵之方便,我們過中午才從桃園青埔站南下台南,辦完事後再到高雄,還可逛夜市吃小吃,欣賞新光漁港夜景;帶鹹味兒的風在夏日夜晚把遊人吹得消遙。

不曾相識的旗津在酷熱的大太陽中相見.我們搭上陳菊執政的綠色星期四的免費公車來到鼓山渡輪站。丟進十元銅板,上了旗鼓號船,除了行人上船,摩托車也魚貫騎上船,這是美國看不到的景觀。頓時美麗景色一覽無遺,高雄港天然的最窄的水道、高雄85大厦、旗后山上的燈塔....來不及拍照就到了旗津半島.
  
觀光三輪車玲瓏可愛,引我思古之情,想起小時後和媽媽從台北外嬤家回桃園,一出桃園火車站,就有許多三輪車車夫吆喝來座車。逢下雨的時候,我從帆布縫看出去,看到帶斗笠的車夫猛力的踩,褲管都溼透了。幾年後,人力三輪車裝上馬達,不但省力速度也快多了。現在台灣已沒有三輪車,旗津保留了令人懷古的三輪車特色,且把它觀光化,只是匹夫出力踩,看起來很不忍哩!

租腳踏車遊旗津,方便又自由。我問租店老闆「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如何去?他說那很遠為何要去?被他這麼一問,我覺得很納悶,直接回答他說要去慰悼許先生,他又問我是不是家屬?我覺得很奇怪,到底他是什麼意思?

在酷熱的陽光下,我們騎上單車經過海產街,天后宮,轉進星光隧道,穿過旗后山,高雄港外海的大浪波濤拍打山壁,似在歡迎我們.騎過山灘,遠眺西子灣的中山大學,繞過山,從此岸見到高雄,又是另一風味,連釣魚的先生也不忘帶便當,選個好景的地方慢慢賞景等魚兒上勾。

忽然下起雨來,在雨中沿著海岸騎單車,全身都濕了,一會兒又晴了。來到海岸公園的貝殼館,裡面收集了數萬種奇異的貝殼。賞海平台也建的很方便,七八位雄中的學生也騎單車來看海,台灣海峽的浪拍散了他們的少年愁。

看看地圖,離「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還有一段,看來我們是騎不到那公園了。旗津半島好多景點也沒遊到,留到下次吧!這幾年,高雄在綠色執政之下,變得美麗迷人,我必再訪夢中期待的景點如愛河、西子灣、前清打狗領事館。

這麼漂亮的城市若給中國來的大陸遊客糟蹋,不是很可惜嗎?一位司機告訴我,他們載了大陸客後,車上全是垃圾吐痰,回去得大力洗車消毒。有一位向窗外吐痰,吐到明亮的玻璃又彈回自己臉上,頓時發怒狂呼!!!台灣需要做這種客人的生意嗎?其實民間不太願意,是那九劉政府一相情願的畫大餅騙人騙己!!!希望美麗的台灣在我下次見時,不要被九流的遊客給污染了。
旗津的中音英譯應該是[Chi-Jin],若以漢語拼音來寫應該是「Qi-Jin」,台語羅馬字應該是「Ki-Kin」,不知為何寫成「Cijin」,很奇怪,美中不足。

Friday, June 20, 2008

今日獨思(一)

人生過程中,受到傷害總是難免,要以平靜感恩的心去接受,因為試練的機會可增加了解,亦是增長智慧的開端.

琇莉
06/20/2008

婆婆告別式的追思文

婆婆告別式的追思文

二零零七年九月

顏琇莉

媽媽,您恬恬的離開阮,乎阮真無甘.
媽媽,您滿面慈祥來離開,乎阮真思念.
媽媽,您對阮的恩情高過山、深過海,乎阮真感謝.

媽媽,您是一位高尚清秀的貴夫人,
不管時,您攏是用上界一流的穿著來接待人,
不管時,您攏是用最親切的熱情來款待人,
事事替人斟酌,處處替人設想,
媽媽,您的疼愛,永遠不離,永遠不離....

無論是在台灣,抑是美國,
無論是在溪頭,抑是關仔嶺,
您美麗的行影,勤快的腳步,快樂的心情,對阮的疼痛,
永永遠遠在阮心肝底.

今年中秋的月娘特別光特別圓,
因為您已經變作天邊的一粒星,在月娘邊與阮在團員.

媽媽,您在天頂作仙,請您繼續引領阮未來欲行的路,
媽媽,阮在此懇求,請您祝福在座的來賓,事事圓滿.

Wednesday, June 18, 2008

思念媽媽

二零零七年母親節

琇莉

  弟弟在建房子,托現代科技之賜,電子相機拍照挖地基、架鐵筋,所有建築過程皆傳來分享,讓我想起童年時,爸爸媽媽建新居和醫院的往事。
  在我五、六歲時,爸爸媽媽在桃園市邊緣中正路尾自已建房子做醫院。在此之前爸爸向人租賃房子開很小很小的診所。爸爸醫術高明,病人聞名而來,但是看到 小診所不夠氣派,不願給爸爸開刀。爸爸媽媽立誓要建比別家更大的私人醫院。要買地時,市區已沒空地,那時代的路尾和田庄連著,記憶中,路尾街上還有雞、鴨 等家禽。
  爸媽自建房子,彰化阿公當時是埔鹽鄉農會總幹事,從鄉下帶一批人來起厝,親自監工。媽媽每天要煮三、四頓給工人吃。我常常跟隨媽媽去工地看施工。地基上有許多洞,記得有化糞池,我很好奇地在洞的邊邊行走,大人們不停的喊不要靠近會跌落。
  阿嬤對於爸爸沒在老家開業選擇在北部,對媽媽不諒解,媽媽全力以赴協助爸爸的醫院。爸爸的外科醫院在那個時代是二十四小時應診的急診中心,車禍、自 殺、燙傷、胃出血、盲腸炎等是我童年常見的急診。爸媽在前面的醫院忙碌,常常忙到半夜;我們孩子住在後面的住家,往往見不到他們。若有成績單要簽名或學校 要繳錢,我必需在媽媽的桌上留字條,第二天媽媽也會在我的桌上留話。
  爸爸媽媽在路尾經營外科醫院六年,這是爸媽事業最穩定發展的時期,也是後來擴建的基礎。媽媽一直覺得路尾的地點偏僻不在市區內,當熱鬧的路頭有連棟樓 房出售時,趕緊把握了機會以擴建醫院。後來承辦勞保,更辛苦更忙碌,還得忍受勞保局的刁難。我也幫忙寫過好幾頁加複寫紙的申報表,手都起泡。
  我常常想,如果一直保守著路尾的小醫院,不擴建,不再搬,不辦勞保,就不會累壞身體消耗身心,導致早早失了生命。不過那時候擴建到中正路頭的三間店面 樓房,依媽媽樂觀進取的個性,過人的領導能力,有效力的計劃與發落,機會擺在眼前也勢在必行的。命啦!辛苦耕耘卻無法享受成果!當年偏僻的路尾現已變成熱 鬧的市中了。我每次回台必去路尾的舊家,站在遠遠的地方,織補童年的回憶。
  媽媽在女中時代是活潑的游泳選手,結婚前是在銀行上班的小姐,結婚後幫爸爸開業,第一次看到血昏倒,後來努力學習,成了爸爸開刀時的助手操作麻醉,贏 得桃園人的肯定與愛戴。別家的醫生娘不是插花就是打牌,媽媽卻親躬處理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的事,有她在的時候都充滿歡聲笑語,雖然忙碌還會抽時間做小籠包、 蛋糕分送親友,她創造了惟一無二的實踐派的醫師娘的模樣。
  爸爸的醫院沒有媽媽管理是開不成的。媽媽超人的學習能力,卓越的管理技巧,完善的人際關係,不但是爸爸事業成功的基石,也是醫院擴建的推手。在她短短的與爸爸共建事業的二十年,永遠盡心盡力,不斷燃燒自已照亮別人,成全別人,活出生命的光彩。
  又是母親節,無法和媽媽如往日般聊天傾談,即使說一萬次的「媽媽!我想您」,她聽得到嗎?認識她的人也已進入人生晚年,孰與我分享往事?她不是偉人, 沒什麼豐功偉績。雜亂隨筆寫些她的凡人中的不凡,不是炫燿,只是聊表對媽媽的思念;人已歸土,無聲無言,說也無益。在這第三十一個沒有媽媽的母親節,更覺 人生如夢往事如煙,空空空。